张东林中国画
张东林中国画
张东林:不通于禅 便难得画论
发布时间:2013-02-21

[提要]  水墨山石画法》、《中国彩墨山水画技法》、《中国画基础教程》、《张东林山水画集》、《张东林工笔画集》等。张东林君的山水画受过学院派严格的技法训练,其画风初亦受其母校天津工艺美院山水画风影响,严谨工细而不失清秀灵动。


张东林,别署老雨,致远堂主人,1957年生,安徽省蚌埠市人。毕业于天津工艺美院。先后师从赵树松、阮克敏、何家英、孙本长诸先生;主攻山水,亦涉足人物、花鸟。作品曾获中国美协主办的"92"海南国际水墨画大赛"金奖、"第三届中国当代工笔画大展"佳作奖、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、入选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等。《美术》、《国画家》、《美术报》、《中国书画报》等专业媒体曾做专题报道,其画作被收录在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的《现代工笔画精选》、《当代工笔画》、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国工笔画(1900-1997)》、《教学示范中国画-工笔山水画》,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《二十一世纪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美术教材--中国画山水》等书及教材。出版有《中国画技法丛书?水墨山石画法》、《中国彩墨山水画技法》、《中国画基础教程》、《张东林山水画集》、《张东林工笔画集》等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安徽省政协委员、中国产业书画院常务副院长。


  画学为禅悟中事,不得于静,便无以谈禅。不通于禅,便难得画论。尤以中国山水画为极致。

  天造地设的水,鬼斧神工的山,虚无缥缈的云,陆离幻化的色彩,是一个禅静的世界,是一个诡秘的自然,恍兮惚兮,玄之又玄。逝去的古人,一代一代,为之倾心,为之动容,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,为之舍去灿烂的青春………这似乎是人与自然无法割舍的情结,也是人与自然无法说清的情缘。如果说人与禅是一种宗教情结的话,那么,人与山水,似乎又更高于这个层面。以人与禅的情结去参悟人与山水的情结,似觉便可直切本体;以人与山水之情结观照禅,便觉心中无限禅悦,于不经意处,似得了悟。真可谓"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"。


  逃与禅,痴于画,似得有个入处,这便是参。逃禅且不说,单说画,一个画家,如果没有参天地的虔诚,没有师造化的妙心,那恐怕不是一个有出息的画家。"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",于画于禅,皆为一理。

  张东林君的山水画受过学院派严格的技法训练,其画风初亦受其母校天津工艺美院山水画风影响,严谨工细而不失清秀灵动。然而,他在寻求一条路,一条属于自己的路。

  这个时代,是一个躁动的时代。山水画坛也不无喧嚣。什么"中国画穷途末路",什么"中国画笔墨等于零",什么"传统山水画是封建文化的产物"等等。喧嚣的画坛,自由其喧嚣的道理。画商、掮客、理论炒作者,需要喧嚣,不喧嚣,便少机会,无机会,何以炒作?然而画家不喧嚣,试想,画史上,哪一件成功的山水画作,是喧嚣出来的?



  东林由于当时正在精心筑巢,似乎没有参与喧嚣的阵列。他参与了部分画家行列,走进大山,投入山水怀抱,去领略,去亲和,去试图在真山真水间获取真气、真意、真趣。攀登太行、翻越秦岭………巴山蜀水,南国北疆,执意地走,执意地画。黄山系列、太行组画是他这一时期的成果,在这些作品的创作中,东林笔下流露出一种期盼,一种期望,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。其一,注重水墨的表现力,水墨画是中国传统,而且是积淀深厚的传统。淡、浓、渴、枯、焦、积、蘸、破、皴、擦,不假它色,而自成斑斓。为此,数千年来,无人解得其中奥秘,也无人尽窥其中玄机。水墨,对于今人来说,仍然是一个谜,是一个仍需要不断深入探索的谜。东林对水墨的执着追求,恐怕在心灵深处亦潜藏着这种继续破谜的渴望。其二,他的水墨作品中表现出一种静谧,一种冷寂。大概是面对从恒古走来、充满沧桑之感得大山,发自内心的一种崇敬吧;或许是面对无法解读的阳刚、壮伟的山水,心中油然而生的卑微吧,在他的笔下留下这瞬间的感受。瞬间的感受成为永驻,恐怕也就少有遗憾了。这种自然与心灵瞬间撞击的感受,便是那让人心灵为之震撼的静谧。这种静谧,来自地老天荒的远古,是宇宙间永远无法解释的玄奥。你用语言无法描述,而它又那么真实,那么客观的存在着。那种静谧,突然间会将你凝固,使你失去一切感受。你的知觉,你的智慧,瞬间成为零当你恢复知觉的时候,你方感到他是那么浑然,那么宽厚,那么博大,又那么亲切,但往往下意识地感到它又是那么让人畏惧。


  而对自然界的真山真水,东林像一位参禅者,他的心是虔诚的。正是这种虔诚,使他得以开悟,得以舍弃真山真水的表象,而直接以心灵去契合山水的精神,去表现那极难捕捉到的东西。而这正是他不事喧嚣,得以入静的关节处。他在一个环境下构造了自己的小环境,而这个小环境却成就了他执意探索的路。


  东林主攻山水,同时又兼涉人物、花鸟。然无论涉猎任何领域,均可以看到他那"静"的心态。十几年来,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展并多有获奖,可以看出他的努力、探索是卓有成就的。"静者心多妙,飘然思不群。"明代学者吕坤说:"学者万病,只一个静字治得。"解读东林的国画,对当代画坛或许是有益处的。


来源:中国日报网

张东林国画艺术
上好网站,看蚌埠人www.BBR.cn提供技术支持! 皖ICP备05020152号